沙琪玛的命名传说及做法 一块沙琪玛等于几碗饭

沙琪玛是很多人喜欢的零食之一 , 不止孩子喜欢 , 大人也爱吃 , 但是很多肥胖的人却敬而远之 , 那么沙琪玛的热量到底高不高呢?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!
沙琪玛的热量
一个50克的沙琪玛所含热量约为230卡 , 而每一百克沙琪玛所含热量为470卡 , 相当于两碗米饭 。因为沙琪玛是油炸食品 , 且用糖熬浆使其粘合 , 其热量不言而喻 。沙琪玛不宜常吃 , 容易引起口腔溃疡、咽喉炎和发胖 。如果特别喜欢吃 , 可以配点深色蔬菜一起吃 。
沙琪玛的营养
【沙琪玛的命名传说及做法 一块沙琪玛等于几碗饭】1. 富含碳水化合物 , 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 , 储存和提供热能 , 调节脂肪代谢 , 节约蛋白质 。
2. 富含碳水化合物 , 维持体温和保护内脏 , 提供必需脂肪酸 , 促进这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 , 增加饱腹感 。
沙琪玛的命名传说
传说一
清朝在广州任职的一位满洲将军 , 姓萨 , 喜爱骑马打猎 , 而且每次打猎后都会吃一点点心 , 还不能重复!有一次萨将军出门打猎前 , 特别吩咐厨师要“来点新的玩意儿” , 若不能令他满意 , 就准备回家吃自己 。负责点心的厨子一听 , 一个失神 , 把沾上蛋液的点心炸碎了 。偏偏这时将军又催要点心 , 厨子一火大骂一句:“杀那个骑马的!”才慌慌忙忙地端出点心来 。
想不到 , 萨将军吃了后相当满意 , 他问这点心叫什么名字 。厨子随即回答一句:“杀骑马 。”结果萨将军听成了“萨骑马” , 因而得名 。
传说二
有一位做了几十年点心的老翁 , 想创作一种新的点心 , 并且在另一种甜点蛋散中得到了灵感 , 起初并没有为这道点心命名 , 便迫不及待的拿上了市场卖 。可是因为下雨 , 老翁便到了大宅门口避雨 。不料那户人家的主人骑着马回来 , 并把老翁放在地上盛著点心箩筐踢到路中心去 , 全部报销了 。后来老翁再做一次同样的点心去卖 , 结果大受欢迎 , 那时有人问到这个点心的名字 , 他就答了“杀骑马” , 最後人们将名字雅化成“萨其马” 。
传说三
较有根据的故事是在当年努尔哈赤远征时 , 见到一名叫“萨其马”的将军带著妻子给他做的点心 , 那种点心味道好 , 而且能长时间不变质 , 适合带去行军打丈 。当努尔哈赤品嚐就便大力赞赏 , 并把这种食物名命成“萨其马” 。
传说四
而最可靠的说法是“萨其马”是满语的音译 , 在满语里 , “萨其”是“萨是非”、“马拉本壁”的缩音 , 拥有“切”的意思 , 是因为“萨其马”属于一种“切糕” , 再加上“码”的工序 , 即 。切成方块 , 然后码起来 。此词最早见於清朝乾隆年间傅桓等编的《御制增订清文鉴》 。在满文字典中 , 萨其马是由胡麻及砂糖制成的一种砂糖果子(汉语称为金丝糕) 。由于当时找不到汉语代称 , 便直接将满语音译 , 所以亦会出现“沙其马”、“赛其马”等等的称呼 。
沙琪玛的做法
古法
旧时萨其马的制作方法有记载于《燕京岁时记》:“萨其马乃满洲饽饽 , 以冰糖、奶油合白面为之 , 形如糯米 , 用不灰木烘炉烤进 , 遂成方块 , 甜腻可食” , 指出了古时候萨其马由冰糖、奶油、白面粉等制作成;当中“饽饽”是北平方言 , 意指糕点或馒头之类的食品 。王世襄先生说 , “据元白尊兄(启功教授)见教:《清文鉴》有此名物 , 释为“狗奶子糖蘸” 。萨其马用鸡蛋、油脂和面粉 , 细切後油炸 , 再用饴糖、蜂蜜搅拌沁透 , 故曰‘糖蘸’ 。
时至今日 , 萨其马的制作方法已被改良:大约由鸡蛋加入面粉制成面条状再下 , 再由白糖、蜂蜜、奶油等制成糖浆後与炸好的面条混合 , 待乾而成 。以鸡蛋为主要原料 , 的方形甜点心 。有时也写成“沙其马”、“萨其马”或“萨齐马”(“马”字亦作“玛”)等 。
原来满洲有一种野生浆果 , 以形似狗奶子得名 , 最初即用它作萨其马的果料 。入关以後 , 逐渐被葡萄乾、芝麻、山楂糕、青梅、瓜子仁、枣等所取代 , 而狗奶子也鲜为人知了 。”
原料:
精面粉、干面、鸡蛋花、蜂蜜、生油、白砂糖、金糕、饴糖、葡萄干、青梅、瓜仁、芝麻仁、桂花
制作方法:
* 鸡蛋加水搅打均匀 , 加入面粉 , 揉成面团 。面团静置半小时后 , 用刀切成薄片 , 再切成小细条 , 筛掉浮面
* 花生油烧至120℃ , 放入细条面 , 炸至黄白色时捞出沥净油
* 将砂糖和水放入锅中烧开 , 加入饴糖、蜂蜜和桂花熬制到117℃左右 , 可用手指拔出单丝即可
* 将炸好的细条面拌上一层糖浆;框内铺上一层芝麻仁 , 将面条倒入木框铺平 , 撒上一些果料 , 然后用刀切成型 , 晾凉即成
* 锅内花生油用微火烧至八成热 , 将卷圈下入油锅中炸约1分钟 , 待其呈金红色时捞出即成。
家庭自制
材料:高筋面粉200克 /发酵粉1小勺/鸡蛋 3个/水20cc左右/
糖水材料:砂糖 150克/ 麦芽糖 150克/蜂蜜15克 / 水 40cc 左右/
其他:葡萄干等 。
做法:
1.将面粉、发酵粉、鸡蛋加水混合搅拌 , 然后在案板上揉成面团 , 醒10分 。撒上面粉防粘 , 用擀面杖擀成面皮 , 向中心折叠(折成4折) 。用刀切成细面条状 , 再加面粉将面条播散 , 然后放入油锅炸(中火) 。建议多炸一会会更脆 , 炸好后捞起沥油 , 待用 。
2.将糖水材料放入锅里用中火熬 , 直至可以拉出丝来为止 。
3.将炸好的面条放入熬好的糖水里搅拌 , 同时加入葡萄干等 。搅拌均匀之后 , 放入涂过油的盘子里 , 用手压紧压平 。完全冷却后 , 切块装盘即可 。
特点:
口感绵甜松软 , 色泽金黄 , 甜而不腻 , 入口即化 , 味道香浓 。
鸡蛋对沙琪玛的影响
沙琪玛色泽随着鸡蛋液的减少量增大而逐渐变浅 , 主要原因在于鸡蛋蛋黄的减少 。加上其在油炸过程中因鸡蛋蛋白的量减少 , 使得美拉德反应的程度逐渐变弱;鸡蛋香味总体呈现减弱趋势 , 沙琪玛油炸过程中 , 其香味主要来源是美拉德反应及经油炸后形成的综合风味 , 风味变化在于后者形成香味的浓郁程度 , 加上鸡蛋液的减少量会影响乳化效果的好坏 , 易形成偏硬的口感 , 酥软度和口溶性也呈现出下降趋势 。
同时 , 水分的增加对沙琪玛的货架期也有很大的影响 , 一方面水分的存在促进沙琪玛油哈味的产生 , 另一方面水分含量的高低对微生物的繁殖同样有显著的影响 , 因此减少不同量的鸡蛋液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沙琪玛的货架期 。正宗的沙琪玛分量比较重,主要是因为加的糖比较多,但为了健康,最好在相同规格体积下选较轻的 。

    推荐阅读